大众收藏资讯网---收藏资讯门户 移动版

大众收藏资讯网---收藏资讯门户 > 收藏快讯 >

【公博分享】“千秋万岁”—— 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留给世间的瑰宝

在我国历史上,少数民族政权铸币因文化原因其文字风格,铸造工艺往往与中央政权迥异,但正是这份趋近于原始的“质朴”让其得到了许多泉友的青睐。“千秋万岁”压胜钱就是辽代政权留给世间的一份瑰宝。

 

直径25mm的小型千秋万岁

 

“千秋万岁”是成语,也是吉语,既体现着对某种事物流传永久的期待,又体现着对王朝千秋外代传的祝愿。早在汉代,大才子阮籍在其所作的《咏怀诗·十九》中就有“千秋万岁后,荣名安所之”。在现成的文物中,汉砖和南北朝石刻上均能看到“千秋万岁”的身影。而要说钱币上出现“千秋万岁”最早是在五代十国刘仁恭的铸币中,而集大成者则是辽代政权。

 

直径41mm的中型千秋万岁

 

作为与北宋王朝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,游牧民族的桀骜不驯也体现到了铸币方面,“千秋万岁”钱文漫漶不清,非隶,非真,非草,书法古拙粗犷,富于变化,“万”字采用简化体,“岁”字省笔多处,字形长,最后两笔尤长,当属契丹人学写汉书法,体现了辽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,朴茂拙趣。在辽时“千秋万岁”的涵意是什么?辽白川州故城(今辽宁北票与朝阳之间)有一石幢,首云:“奉为神赞天辅皇帝,齐天彰德皇后万岁,亲王公主千秋”,指的是辽圣宗耶律隆绪,又圣宗仁德皇后肖氏,统和十九年(公元1001年),册封为齐天皇后,夫妻二人是“万岁”。“千秋”,指的是此时的亲王及公主,可见“万岁”、“千秋”是有等级之分的,能配得上万岁、千秋的仅此数人而已。 “千秋万岁”钱,初见于南宋洪遵《泉志》,洪遵曾转引了李孝美的话,:“‘千秋万岁’钱今甚易得,盖常岁虏使入贡人,多贸易得耳”。

 

直径超过60mm的大型千秋万岁

 

从现存的“千秋万岁”分析,大多为熟坑或老生坑,直径25mm左右的小型者相对较多,其市场价格在数千元;直径40到50mm可称为中型,较为少见,品相中上成者现市场价格在3到4万元之间,超过50mm直可算大型,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2007年秋拍中曾上拍一枚直径达61mm的大型千秋万岁,堪称魁首!在真伪辨别上,熟坑的千秋万岁为造假重灾区,但与真品相比,赝品往往缺少熟坑应有的温润之感,且火气太重。泉友们在收藏过程中不得不小心谨慎,以防上当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